4月19日,“全国汽车智能制造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”成立大会在贵州吉利汽车制造有限公司举行,共同体旨在通过产教融合高质量发展,促进教育链、人才链与产业链、创新链紧密结合,推进职普融通、产教融合、科教融汇,共同培养出更多适应产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。
“全国汽车智能制造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”由贵州吉利汽车制造有限公司与贵州大学、贵州装备制造职业学院共同牵头,秉承“产教融合、智领未来、人才共育、创新发展”的合作理念共同发起成立。
“全国汽车智能制造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”成立大会
据了解,共同体将围绕智能制造技术的研发、人才培养、标准制定等方面展开深入合作,建立定期沟通机制,以产教融合为纽带,以服务企业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,以平等互利、合作共赢为准则,充分发挥成员单位的各自优势,实现“共商、共建、共育、共享、共赢”,培养符合汽车智能制造行业企业需求的高素质、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。
贵州大学副校长陈祥盛
贵州大学副校长陈祥盛说,共同体就是要通过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、科技融汇,促进教育链、产业链与人才链、创新链的有机衔接,培养出更多适应产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,为国家汽车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。
陈祥盛说,成立大会标志着合作一体化发展达成共识,要加强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的组织领导和顶层设计,明确各方职责,形成合力,充分发挥企业在产教融合中的主导作用,加强校企合作,推动产教融合项目的实施。高校和职业院校要紧密结合产业发展需求,优化专业设置,提高教育教学质量,培养更多符合产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。
贵州吉利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刘铁江
贵州吉利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刘铁江说,吉利汽车集团以汽车产业电动化和智能化转型为核心,成立全国汽车智能制造产教融合共同体,不仅是应对时代变革的必然选择,更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。共同体的成立,将形成更加紧密的合作机制,实现资源共享、优势互补,共同推动汽车智能制造技术的研发和应用。
刘铁江说,企业将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,关注智能、环保、安全等方面的问题,紧密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产业发展趋势,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,为推动汽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。
贵州省教育厅党组成员、副厅长杨天仪
贵州省教育厅党组成员、副厅长杨天仪指出,共同体的成立,是推进实施贵州省“工业强省”战略的重要举措,目的在于进一步适应国家职业教育发展,推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改革,通过建立健全实体化运营机制,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,搭建行业产教融合“育人共同体”“研发共同体”和“服务共同体”,形成符合产业人才需求的综合性培养及管理体系。
杨天仪说,通过共同体平台共同开发教学资源,构建更高层次、更高水平的产教融合平台,推动校企开展实质性合作,培养更多的高素质技术人才,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建设,为企业、高校进一步打开汽车相关专业建设视野,积极探索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机制,大力提升职业教育的适应性提供了有力平台。
贵州装备制造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、院长金焱主持
贵州装备制造职业学院党委书记熊星,贵州省教育厅职成处二级调研员孙永红,哈尔滨华德学院副校长张艳,吉利汽车集团产教融合总监刘瑶,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工程系主任王毅出席成立大会,来自省内外高校、职业院校及吉利汽车集团上下游企业的代表参加。会议由贵州装备制造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、院长金焱主持。
“全国汽车智能制造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”成立大会
会上,熊星宣读共同体任命名单。杨天仪为理事长单位颁发证书,刘铁江为副理事长单位颁发证书,陈祥盛、熊星、刘瑶分别为理事单位颁发证书。
贵州装备制造职业学院党委书记熊星宣读共同体任命名单
颁发理事长单位证书
颁发副理事长单位证书
“全国汽车智能制造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”成立
参会代表合影
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张凌
摄影 杨涛
编辑 罗秋红
二审 王雨
三审 岳振
免责声明:
① 凡本站注明“稿件来源:"学就创国际"的所有文字、图片和音视频稿件,版权均属本网所有,任何媒体、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。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、网站,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“稿件来源:学就创国际”,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。
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/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,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。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