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年2月22日,浦东新区零工市场上川路服务中心内,南来北往的求职者络绎不绝,他们中有些人通过老乡亲友推荐而来。
本周以来,伴随用人单位节后复工步伐加快,沪上一些零工市场呈现供需两旺态势。
浦东新区零工市场上川路服务中心内,来自全国各地的求职者络绎不绝。
这幢农民房改造出的两层小院,“小零工,大民生”的口号随处可见,一间挨着一间的“玻璃房”内入驻着21家劳务中介企业。每家中介企业的登记室内,少则三五人,多则二三十人,填表、问询,用人单位视频面试,不少应聘者半小时内敲定工作岗位。
求职者登记信息,就业顾问帮他们问询与匹配岗位。
“这里机会多!”一位安徽来沪务工人员让还在老家等候信息的老乡尽快来沪求职。
浦东零工市场的运营负责人管玉清(中)告诉求职者可先上岗工作,再逐步优化。
一家日企家用电器招聘流水线作业工,18位求职者依次进行视频面试。
外来求职者等候录用结果,以及来沪首站的食宿安置。
零工市场有个有趣现象是,求职者们来时往往乘坐公共交通,待找到工作后,心情得以放松,就会叫个网约车犒赏自己下。
“小零工·大民生”:相比其他招聘会,零工市场有固定物理场所,一年365天营业不间断,给求职者保底。
相比往年,今年求职者人数整体大于岗位需求,来沪就业群体中,除了安徽河南这两大务工人员输出地外,得益于对口支援等因素,来自云贵川的求职者越来越多进入上海,他们更愿意吃苦,加剧了零工行业的竞争。
栏目主编:张春海
文字编辑:蒋迪雯
本文作者:李茂君
免责声明:
① 凡本站注明“稿件来源:"学就创国际"的所有文字、图片和音视频稿件,版权均属本网所有,任何媒体、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。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、网站,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“稿件来源:学就创国际”,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。
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/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,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。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