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高零工市场规范化水平

中国劳动保障报
2024/02/20

作者:宋彦贵

推动零工市场更加规范化,需要破解传统“马路零工市场”衍生出的交通安全和零工权益保障等问题,打通发展堵点

提起零工市场,一些人的脑海中可能会浮现这样一幕:一群人或坐着或站着,聚集在一起,听到有人吆喝需要零工,便将其团团围住,争相介绍自己。

过去,这种“马路零工市场”很常见。它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用工主体招聘零工,便利了灵活就业人员寻找务工机会。但是,也衍生出影响交通、零工维权困难等问题。对灵活就业人员来说,在路边揽活体验感差,而且不少大龄和就业困难劳动者面临“活难找、钱难挣”等现实问题。

近年来,各地探索推进零工市场建设,完善求职招聘服务。在新技术、新业态、新模式迅猛发展的背景下,以零工小站、零工驿站为代表的新型零工市场,因品牌化、多样化、融合化受到灵活就业人员欢迎。加强零工市场规范化建设,提升零工市场整体服务水平,能够进一步发挥其就业供需桥梁的作用,促进灵活就业人员增收。

打通堵点。推动零工市场更加规范化,需要破解传统“马路零工市场”衍生出的交通安全和零工权益保障等问题,打通发展堵点。应当结合地方实际,合理规划布局,综合采取自行运作、购买服务等多种形式,优先选取靠近“马路零工市场”的区域,建设零工市场,方便群众。另外,可鼓励社会组织、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参与共建零工市场,构建分布合理、便利可及的灵活就业服务网络,切实为灵活就业人员提供便利。

突破难点。一些零工市场主要面向住宿餐饮、建筑业、居民服务等行业,用工方式以季节性和短工居多。灵活就业人员具有很强的临时性、流动性,管理服务难度比较大。灵活就业人员与用工主体多通过口头达成协议,一旦发生工资、工伤等纠纷,很难及时有效维护合法权益。探索推出适合灵活就业人员的劳动合同范本,简化条款,明确责任,及时介入调解劳动纠纷,有效保障合法权益,才能提升这一群体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

纾解痛点。零工市场的服务对象大多学历较低、年龄较大,对服务质效提出了一定要求。应充分发挥互联网、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作用,搭建线上供求匹配平台,动态收集更新零工人员和用工主体信息,促进人岗精准、快速匹配。对就业困难、技能单一的群众及时提供职业指导、技能培训等服务,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。对大龄和就业困难劳动者加强就业帮扶,多挖掘适合他们的就业岗位,引导用工主体优先招用大龄和就业困难劳动者。

零工市场建得好不好,不在于规模大小,而在于服务是否精准高效、优质便捷,功能作用能否得到有效发挥。期待各地提高零工市场规范化建设水平,提升就业服务精准度,让灵活就业人员享受更加优质、高效、便捷、暖心的公共就业服务,实现就业增收。

免责声明:

① 凡本站注明“稿件来源:"学就创国际"的所有文字、图片和音视频稿件,版权均属本网所有,任何媒体、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。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、网站,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“稿件来源:学就创国际”,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。

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/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,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。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