扬子晚报网12月3日讯(记者 薄云峰)初冬的南京师范大学随园校区银杏金黄、松柏吐翠,风景雅致迷人。与美丽风景相映成趣的是,汇聚两岸教育界的部分优秀教师代表,在这里参加了第四届两岸高等教育资源融合研讨会。与会嘉宾非常重视这个已经连续举办了四届的专题研讨会,与会者最远的来自内蒙古、广西等地,他们不辞千里,就是深刻认知到这是一个两岸教育界互相交流、互学互鉴、情感相融的有益平台,“两岸心连心,贵在常交流”,与会嘉宾通过为期两天会议的研讨和交流后,表示今后将以两岸高等教育资源融合研讨会这样的活动为抓手,继续发挥两岸民间交流、民心相通的桥梁纽带作用,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、融合发展做出积极贡献。
扬子晚报/紫牛新闻记者作为连续报道这一品牌活动的全程参与者,注意到该活动确实是深深吸引了台籍教师。南宁师范大学梁洲辅、广西师范大学王孟筠、内蒙古大学张一心、青岛大学苏志伟都是积极参与研讨会的老朋友,他们结合自己在祖国的工作实践和日常生活,围绕大陆台籍教师的心态调整、心理建设与职业发展规划,国际期刊的撰写与发表等主题开展交流与讨论。
刚刚退休的张一心教授最近从内蒙古回到天津生活,张一心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是环境规划与管理、环境影响评价。对于生态环境的日益向好,他感同身受,也在曾经参加的“能源与环境保护国际学术会”上予以表述。
张一心教授介绍了自己从台商到台生再到台师的身份转变,从求学南开到辗转前往内蒙古任教,不断调整生活方式和语言习惯,不论在生活中还是工作中,收获良多,幸福感满满。他鼓励在大陆任教的台师要在本职工作中尽责,确立长期目标,做好清晰规划。
记者注意到,此次会议以“把握新格局 共享新机遇——台籍教师在祖国大陆职业发展路径探索”为主题,内容丰富、气氛热烈,既有对两岸教育资源融合发展的路径探讨,也有对台籍教师职业规划提升的务实交流。
研讨会以深化两岸教育领域资源互通,作为推动两岸关系融合发展的重要动力;加强两岸高等教育人才交流,是推动两岸民间文化交流的重要抓手。两岸同胞同根同源、同文同种,是血脉相连的一家人,弘扬中华文化是两岸教育工作者共同的使命责任。广大在祖国大陆任教的台湾籍教师积极抢抓新发展机遇,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,持续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、融合发展贡献力量。
同时,此次研讨会体现和践行了顺应两岸同胞要和平、要发展、要交流、要合作的共同心声,两岸同胞要始终秉持“两岸一家亲”理念,加强两岸各个领域合作,深化两岸融合发展,为壮大中华民族经济贡献力量。
南京市海外联谊会常务副会长宋雅建、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岳嵩、港澳台事务办公室主任严志军等出席会议。会议由南京市台联会长、南京师范大学教授林敏洁主持。
林敏洁表示,两岸高校教师要共同努力、庚续奋发,在更深层次、更广领域推动两岸高等教育资源深度融合、创新发展,殷切希望广大台湾教师以更大的热情投身两岸民间交流实践,引领更多岛内青年来大陆追梦、筑梦、圆梦。
校对 李海慧
免责声明:
① 凡本站注明“稿件来源:"学就创国际"的所有文字、图片和音视频稿件,版权均属本网所有,任何媒体、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。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、网站,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“稿件来源:学就创国际”,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。
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/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,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。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。